【荷堂关注】大道通衢——王伯敏绘画艺术的正大气象

发布:2024-01-04 13:55:25 | 热度:1153

2023年12月29日,是中国山水画大师、美术史学泰斗王伯敏先生辞世十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异常寒冷的日子里,我们重新阅读王伯敏先生的书画遗珍和诗文,让我们又如同面对他善良又坚定的目光。


王伯敏,这位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当代奠基人,一位非凡的中国画家,1924年生于浙江台州,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受业于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又是徐悲鸿先生的研究生。





1.png

▲王伯敏作品《风和日丽之图》





1948年秋,由潘天寿、汪勗予推荐,黄宾虹受聘于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授。1952年7月,在黄宾虹先生的推荐下,年仅28岁的王伯敏由温州师范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杭州国立艺专)任教,居栖霞岭十九号艺专宿舍。从1952年直到1955年3月黄宾虹去世,王伯敏与恩师比邻而居,协助恩师整理“口述著作”,朝夕侍从,心心相应。


1952年,王伯敏将其编写的《中国绘画史》初稿呈黄宾虹先生审阅,宾翁看后批了八个字:“写史要实,理论要明”,并在日后写诗赞王伯敏:“一个瓯山越海人,长年劬学竹相邻,论评南北千家画,君有才华胜爱宾”。





2.png

▲王伯敏作品《苍茫清幽》






王伯敏的山水画,历来受各家重视,被誉为:“学者妙造”。潘天寿先生曾对王伯敏山水有这样的题赞:“山水以苍茫浑厚为难。吾见伯敏此帧是得苍茫浑厚者,至为难得……”


赵朴初先生在题王伯敏《富春山水图》中这样写到:“一卷画如黄大痴,构思妙若雨催诗。紫峰爱作连城璧,不负半唐立意奇……”


王伯敏先生从1952年直到2013年,长期任教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的杰出带头人。先生的学术和艺术成就,已成为全国艺术学子向往的导师。


1992年国务院颁奖,表彰王伯敏“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2009年获国家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被誉为“画史通儒”、“七史罕人”,是公认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第一人。






3.png

▲王伯敏作品《画山水序之图》





一、画之大者


越山崩崩,浙水泱泱……王伯敏在学术之外长期对绘画创作有着更深探索和体悟,到了晚年,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创作出了许多气势磅礴的巨幅山水,健笔纵横、墨华璀璨,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苍郁璀璨”的盛年期,尤其以八十岁之后的作品,无论山水竹石,都比以往更具神采,通向心无挂碍的自由之境。




4.png

▲王伯敏作品《晴雪》






王先生曾说:“我是为理想而作画,为自己的追求而画画……”


他的山水画,以踏实的笔墨为依据,以境界纵横为流露,以表达内美为本怀,几经嬗变、不断升华。“笔墨之美”、“朴拙之美”、“学养之美”,“大雅境界”独步于画坛,成为中国山水画在这个时代的新高度。


“吾道心存拙,不求小巧荣。” “挥毫重磊落,点染莫求全”……这些诗句他自己曾注:当重磊落昂藏之气。王伯敏一生,对艺术、对审美和对老师黄宾虹的理解和推崇,成为他以“内美”的核心思想。中华文明自汉唐以来中正至大、君子堂堂的正大气象,如洪钟大吕一般,成为这个民族的审美标杆和精神高度。王伯敏先生一生的艺术实践,正是在这种正大气象的呼应和召唤下,成为其文化精神的支柱,并且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尽情渲淌。“大朴天真、万境从容”,是他晚年绘画的真面目。




5.png

▲王伯敏作品《半唐斋论画诗》





文以载道,画为心声。王伯敏晚年,学术之余,一直在默默锤炼着自己的画风。直到十年前,2013年夏,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王伯敏书画展”,这是九十高龄的王伯敏先生的第一个画展。这个时候,大家才有机会看到王先生晚年力作,看到了超越技法、纯洁无瑕的大墨境界,看到“润含春雨,元气淋漓”的诗性般的墨彩篇章……





6.png

▲王伯敏作品《晨曦》






画之大者大在气象。他的画,灵动质朴中气宇轩昂、盈尺盈丈都弥漫着庙堂正大之气。






二、点灯人


他是一位跨界的宗师,是一位人文正脉的集大成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的民族性一直是王伯敏先生的核心着眼点,他深知,跨界是为了回归本源,除了他在绘画史、艺术创作正向的巨大影响力的同时,他对祖国传统文化诸多方面进行着不遗余力地研究、探索和无私的付出,付出了真心,付出了热忱,更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7.png

▲王伯敏作品《竹坞》






王伯敏因著《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被沙孟海先生盛赞为“三史罕人”,其中《中国版画史》和后来著的《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剪纸美术史》等等专题美术门类的研究,尤其对偏冷门美术文化专题研究、民间艺术研究、对敦煌山水色变研究,古代肖像印、文人画、诗词、茶文化、禅画……对于这些属于国家非遗项目提出之前的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王伯敏早已在默默地做着……他的担荷填补着我国甚至是世界艺术史范围的一个又一个空白,由于他的影响力,加上他的坚守和力推,这些稍纵即逝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留存,这正是他的智慧和前瞻性。他在晚年提出了“域藏之美”“精神空间”等一系列极具学科前瞻性的文化方向,弘扬个性之美,呼唤灵魂审美,他身体力行并引领着无数人们探索和前行。


他的一生努力,远远超越了一个画家的技法格局,他的胸怀和愿景远远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


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和学者,他更是一位全方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灯人”,他的修为、他的风骨、他的奉献、他的无私,深深感召着大家,让更多人去坚守,去做貌似的“无用”。这种久违了的人文风骨的感召,让人们心有所感,心有所依,并且,让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引起共鸣。


他又是灯塔,他点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照亮着大家对美的认知、理解和坚守,点亮了人们的心灯。也许正因为他的一句二句话,影响着大家的一生,一字师,折一事终一生,让大家看到希望和信心,相信并一直去做。




8.png

▲王伯敏作品《巴山蜀水》






三、看到未来,回到人心


十年转瞬过去,十年前王伯敏先生的去世,他并不是真的离开,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开始。这十年,大家的努力,正在真正验证着人文正脉这条通衢大道。


“大朴天真”,来自于自然,更来自于心性。审美是人类的心灵之灯,是真善美的落实处。久远以来艺术被人为以技术、风格的模式化相传承,技术的艺术,一直主导着这一领域。而心性艺术一直存在,却一直被隐藏着,中国艺术几乎成了一部艺术的技术史,心性艺术重心灵、重感通,天性的流露、心性的舒展才是创造力和浪漫主义的源泉,艺术因为有了心性的翅膀,才有了灵魂。






10.png

▲王伯敏作品《碧江》




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王伯敏先生一生的实践,守住了民族文化的脊梁和高度,展现了我们该有的文化自信。


这十年,重塑审美公共的价值观成了时代的选择。十年前王老就交给我们打开艺术公共价值大门的“钥匙”:发现中国文化中的心性的美,创造与时代呼应的美,传播点亮人心的美……




10.png

▲王伯敏作品《舟行》




11.png

▲王伯敏作品《山居》




风吹大地万花开,“一万个太阳”艺术+公益的提出和践行,我们追寻着王伯敏先生的足迹,用艺术点亮心灯,期待看原生原创的传统文化艺术走出象牙之塔,鲜活地融入时代,并成为文化的世界语。以中华上古文明作为创作研究主要载体,“文明的心光”系列课题巡展的开启,呼唤更多人回到审美的源头,回到生生不息的美的国度。


心是一扇门,关键在“开”和“闭”一念之间,当美善的阳光照耀大家的心田,让这份热爱更温暖地传递……“融入心田化作岚”,我们一起做自心的主人、做审美的君王、做公益的太阳……“以心审美”,艺术回到心性,审美才回到源头。


看到未来,回到人心。


美育的作用,让人更坚定,让人不害怕,让人勇敢地去走这条通衢大道。王伯敏先生的一生坚守和努力,让我们看到这条通衢大道的康庄坦荡,王伯敏先生有这样的力量。






2023.12.22


陆一飞写于冬至阳生之时




文章来源:中国网文化










监制|荷  堂

图文编辑|姜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