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堂关注丨“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在京开幕

发布:2022-09-03 14:41:46 | 热度:9773


1.jpg

8月1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jpg

本次展览以书法篆刻艺术形式展现新时代的正大气象,将书法寄情抒怀的艺术表达方式与记言录史的社会功能相结合,文本呈现形式与时代表达内涵相融合,书家主题创作与社会生活相贴合,推出精品力作与展陈中国风格相契合,打造具有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的主题艺术盛宴。


3.jpg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局长柴方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中国书协顾问张飙、陈洪武、刘金凯、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刘月卯、张继、张建会,中国文联全国文艺家协会、机关部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京书家代表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主持。


4.jpg


孙晓云在致辞中讲道: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经过悉心策划、严格评审,“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向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书法家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国家博物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展览付出辛劳的各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风雨百年成伟业,一帆破浪启征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讴歌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书写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讲述我们党踔厉奋发的精彩故事,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积极引导书法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此次“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既是举全书坛之力讴歌党带领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团结引领广大书法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以书法篆刻艺术形式展现新时代正大气象的重大实践。

展览紧扣主题,坚持了中国书协主题性大展的有益探索,将书法家个人的艺术风格和专业特长与文本有机结合,撰文记史,畅情抒怀,展现文化自信、民族自强,形成宏观与微观经纬交织、时代与个体相互映照、纪实与精神一脉相承的展览方式。在中央党史研究院的专家、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工作者、新闻媒体出版工作者、文博系统工作人员等共同参与下,广大书法家在起航新征程号角的召唤下,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精神力量,以精心创作、反复挑选的最优秀的书法篆刻作品,记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时代风貌,书写、镌刻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文艺的光荣与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破浪前行,我们书法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团结一心,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将书斋里的乐趣对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用我们手中的毛笔讲好中国故事,用心、潜心、精心、倾心创作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品力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5.jpg


基层书家代表王研充在发言中说到: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作为书家代表发言,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经严格评审,我有幸入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征程”书法大展,用手中的毛笔和心中的热情与敬意去赞美“时代楷模”,歌颂伟大的新时代。

四个月前,接到中国书协发来的本次重大主题展览的入围通知后,按照要求,深入一线寻访十八大以来由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时代楷模”魏德友老人在新疆守边戍边的先进事迹,多年来一直感动着我,我决定对他进行一次深入采访。魏德友老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二连82岁高龄的退休职工,50多年来,在裕民县萨尔布拉克草原上守边,这里荒无人烟,条件艰苦,不时遭遇与狼群搏斗、在风雪中迷路等险境,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坚守初心,无怨无悔。他在守边的漫长岁月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带着感动和敬仰之情,我开始了艰难的寻访之旅。

我首先跋涉600多公里到达塔城裕民县边境无信号区探访魏德友老人的事迹,又经过四天的荒野之行,行程近2000公里,才与魏德友老人见面,聆听老人的亲口讲述。守边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充满艰险,责任重大,我被他始终如一、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在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后,我认真整理并撰写文稿,后经中国书协专家组指导与修改,我的创作内容定稿。同时,我对书写内容、形式、情感的契合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尝试,对字法、章法、气息等进行反复调整,经过十数日的打磨,终于满怀激情地完成了创作。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书协让我们这些基层骨干书家能有机会参加全国重大主题书法创作展,感谢专家组对我们的作品内容及创作过程的悉心指导,使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作品的水平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这次采访、撰文、创作的经历,对“时代楷模”魏德友老人的巡边守边精神事迹的学习与体验,我深深地感受到书法工作者肩负的书写伟大时代精神的历史重任,加强了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指导思想的深刻理解。作为基层书法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植根传统、守正创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创作。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6.jpg


展览秉持“浸入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理念,推进构建“以事成文”“以文成墨”的主题创作模式,组织300多位书家深入生动的实践、火热的生活。艺术家们与基层一线普通群众、先进人物一起生活、劳动,感知精神,寻找灵感,他们饱含激情,艺术呈现伟大建党精神等,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感受伟大精神的崇高。大展通过300余件作品,聚焦十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时代楷模”先进典型事迹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用翰墨纪录历史,讴歌时代,书写人民,赞美英雄。艺术家笔下,既有有屯垦戍边的巡边员,坚守三尺教坛的人民教师,也有带领乡村致富的村支书,热血铸就忠诚的人民警察。


7.jpg



大展展陈形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再现了中国传统日常书写尺牍、手卷的精致与隽永;将中国传统裱装风格融入现代展陈设计,展现了清新质朴的中国式审美。大展还将篆刻艺术纳入重大主题书法展,以方寸天地,展伟略宏图。





展览新看点




文丨赵旭




叙事模式的创新

在叙事层面,此次展览打破了以往展览中约定俗成的固有模式,试着将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改点为面,化平面为立体。具体而言,即采用以不同书法、篆刻作品相组合的方式,纵向、立体、全方位的诠释主题的叙事模式,取代原本采用的单件作品配单个展签的横向呈现、平铺直叙的常规模式,这显然是立足展览叙事与作品叙事的一次新变,体现了策展团队的深入思考与大胆尝试。策展团队或将书法作品与篆刻作品有机成组,在增强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诠释新时代的某个重大事件;或按地域划分为单元选题,令各个单元次第展开,多元融合,让观者感受到移步换景的时空律动。也正是因为这种创新,使得此次展览的叙事层次更加立体,故事性更加丰富,主题性更加凸显,观者可以更加全面、系统、详细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勇于拼搏、敢于奉献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8.jpg




中国式风韵的呈现


此次展览装帧、设计上融入中国式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当我们步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的恢宏壮阔,展墙以中国红为主体色调,庄重且绚丽,在聚光灯的映射下,“征程”二字璀璨耀眼,待进一步迈入展厅,驻足欣赏、品读,感慨于作品风格之多样包容,震撼于作品所彰显出的正大崇高之精神。可见,此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始终关注并围绕新时代书家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这一时代课题,并试着通过时代文本、笔墨表现、立体叙事、视觉唤醒等多重手段的多维叠加,力图让展厅中书法作品能够真正地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式审美追求。尤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征程”展在作品创作风格、展厅设计风格、装裱装置风格等方面展现出极其细节化、精致化、专业化的把控,体现出策划团的队匠心独运,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如设计团队经过反复甄选,最终从古代织锦中选定了别具中国文化观念和民族审美的如意云纹,在裱装风格上一改展览中常见的现代崩板形式,选用独具中国式风雅的装裱形式。这些改变一扫当下展览所普遍呈现出的日趋程式化、形式化的现状,打破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造型建筑之间的壁垒,逾越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这无疑对当下展览的良性、多元、有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9.jpg



书卷气的再现


近几十年来,由于书法作品逐渐由书斋、案头步入现代化展厅。大尺幅乃至巨幅作品所展现出的气势显然更容易与展厅恢宏的空间相匹配、适应,拼接、配色等形式也更容易与展厅的背景相映衬,我们不能否认这确实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展现出了时代气象,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未有的。但那些别具中国传统传统韵味的深邃、精致、典雅——“文人气”与“书卷气”的缺失总是令人深感惋惜。许多备受文人墨客青睐的手卷、尺牍、手札、扇面等中国书法传统形式、样式因无法适应展厅而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何将中国传统全方位的在展厅中呈现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此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展览中出现大量尺牍作品。这不仅是将中国传统的典雅、精致有机融入展厅的尝试,同时也有利于观展者静下心来仔细品读作品的细节之处、深层内涵,而不是一味地沉迷于视觉上带来的冲击。


10.jpg



篆刻的增设

此外,此次展览首次将篆刻这门中国传统艺术纳入主题展览中,同时,策展者试着从观众思维和观众视角去考量篆刻的艺术信息与主题意义的呈现与传递方式,体现了人文的关怀,给展览增添了温度。策展团队通过使用印台这一形式让观众更为直观、真切、清晰地品鉴印章原石,通过手工雕版、古纸拓印、封泥固定的方式使印蜕与边款两相印照,令观众更好的体会篆刻文化语境与金石魅力。


100.jpg




建筑设计:杨志疆    建筑摄影:夏强



101.jpg


本公众号旨在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交流与学习;与您分享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最新展览、活动等信息。





1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