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堂关注丨走进书法“国展”评审现场

发布:2022-06-01 13:36:54 | 热度:9950

1.jpg

评审现场




编者按:近40年来,书法由书斋走向展厅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越来越多的书法工作者通过在展览中入展、获奖从而金榜题名,“国展”亦越来越为人们关注。然而艺术类展览的评审工作由于私密性、不公开性,大众只能通过媒体观察、评审专家发表于官方媒体的侧记、感言,或是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抑或所谓的小道消息去了解评审,以致于评审工作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期荷堂艺术馆试以客观、公正的视角为大家还原展览评审的真实面目。







“展厅时代”下的评审现场


——以第九届新人新作展为例



赵旭



作为记者,有幸见证并参与了不少国家级展览的评审工作。鉴于官方媒体的普遍正面夸赞以及网络上的任意揣度、肆意谩骂。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客观、公正地揭示一下展览评审的真实面目。


至于为什么选择“第九届新人新作展”,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此次展览可以说是中国书协换届后首次重要常设展览的评审工作(兰亭奖侧重于选拔,投稿量远低于其他常设展览)。二、新人新作展的性质。如果说“兰亭奖”是书法家们的最高荣誉,“兰亭奖”获奖作者为当下书坛执牛耳者,独领风骚;如果说“国展”是一场书法工作者们的殿试,入“国展”者仿佛金榜题名,一时风光无限;那么“新人新作展”的参与者则无疑是书坛的主力军、生力军,更能映射出当下书法创作的普遍创作状态与审美追求。


我觉得有必要对新人新作展进行一个基本的介绍,因为仍然有不少人将其与“青年展”混淆,把它与“大学生展”归为一类,潜意识的把“新”和年龄划上等号——年纪轻的书法的工作者。实则“新人”的衡量标准是是否为中国书协会员,也就是说,无论年纪多大,只要不是中国书协会员都符合“新人”这一标准。“新人新作展”的参与者则无疑是书坛的生力军,更能映射出当下书法创作的普遍创作状态与审美追求。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2.jpg

预备会





展览评审是否公平公正


“国展”评审到底是否公平公正,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我们常说公平、公正、公开。但显然,迄今为止,书法“国展”从未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过,官方媒体的报道往往侧重于报道展览的正确导向、积极意义等方面,参与评审的专家亦对展览少有批评,即便有也往往是隔靴搔痒。网络、自媒体倒是热闹,但多为一家之言,甚至仅是无端揣测、谩骂。显然,评审工作一直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眼见为实,大众没有机会看到真相,难免去猜测、去质疑。难以公开、透明显然是“国展”评审工作受人质疑,为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人们普遍质疑的是评委是否因为利益、金钱、关系等而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毕竟“国展”评委的人选往往逃不出那批专家。质疑评委个人水平与能力以及评审标准的亦不在少数。当然,还有许多其他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

针对公平公正问题,首先,我们要承认任何艺术类的展览评审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其所具有的公平公正是相对的。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艺术不同于科学,尽管艺术有其客观规律,但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且不说艺术风格本就提倡百花齐放,就审美而言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是说艺术展览的评审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观性成分。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艺术展览的评审好似我们选择伴侣时自然会考虑到另一半的品行、操守、健康等客观因素,但主观的“感觉”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可能第一眼就能做出判断。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再来讨论上述问题就会容易理解和接受。首先,评审为什么不公开,是相关领导不想公开嘛?是相关技术不允许嘛?显然都不是。以“九届新人展”为例,首先,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李昕明确提出此次展览评审是否可以采取直播的形式,此外中央电视台以及中国书法传媒的相关记者也都携录像设备全程参与此次展览的评审。那为何最终还是无法进行直播公开评审呢,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是一旦直播,将会给观者造成更大的误解。因为在现场初评时,很多作品不到一秒钟就被淘汰了,试想观者尤其是作者本人看到时会作何感想。当然有人会说评委就不能多花点时间认真看一下嘛,毕竟都是作者尽心尽力写的。实际情况是不能,也没必要:一是因为初评工作必须在两天时间内在几万件作品中挑选出千把件作品,时间上肯定不允许。二是因为书法艺术客观规律如章法、结构、线条等决定了某些作品确实无需再花费精力去研究,即便是笔者当评委也会毫不留情的一眼就将其淘汰。至于评委是否因为利益、金钱、关系等而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我只能说随着相关制度的日趋规范、严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这好比即便国家近年来一直严惩贪污受贿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总有人顶风作案。至于评委的个人能力与水平,我想说的是首先评委之间确实存在创作能力的差距,尤其是偏向于理论研究的评委,但是其品鉴能力无疑是没有问题的。



3.jpg

评审现场




如何对待展览


蔡邕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强调书写前的心境,可以说是书法界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然而就投展的作者而言,我窃以为大部分作者千方百计、殚精竭虑,是明确以入展、获奖为终极目标的,“散”似乎更多是作出来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展览的投稿都是如此,此次新人新作展也不例外,主办方负责收稿工作的工作人员戏称起初担心投稿数量少,快截稿时一天则收到几千件甚至上万件。据笔者了解,这是各类艺术展览投稿共有的现象。显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乃佳”的这种艺术追求对于投展作者而言并不适用。当然,随着书法作品从书斋步入展厅,从个人雅玩的私密性转向公布于众的公开性,在重要展览中入展、获奖,也成为许多书法工作者脱颖而出的重要方式,有人将之比作科举、考试似乎也恰如其分、不无道理,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也无可厚非。当然,这种以展示与竞技为目的的展览效应也使投稿作者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书法艺术独具的内涵与深层次价值——诗意品格、文化修养、格调气息,转而苦心经营形式的繁华与新颖,从而导致创作主体,即人的浮躁、功利。例如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书法工作者更愿意通过电脑、手机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厚重的书籍则逐渐沦为彰显学问的书房陈设、装置,殊不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在我们享受便捷的同时,也承担着被误导、蒙蔽的风险,如果不假分辨的照搬网络信息,很容易以讹传讹。在此次展览评审中就发现作者因照抄网络上的错误版本,一字之差(正文内容一共八个字),谬以千里,完全改变了原作的本来意义,最终落选。此外,由技入道,技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只有通过坚持长期不断地刻苦训练,方能渐入佳境。然而在本次展览评审中,一件作品引起了评审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被视为基础的"技"竟需要要重新审视。那是一件草书作品,无论是章法布局、线条质量、墨色变化都颇显功力、沉稳老辣,更是有评委言此作非浸淫草书多年者不可得。然观其落款,却和正文所展现的书法水平相去甚远,以至于有评委质疑此作正文部分是否为他人代写。在查阅作者身份信息后,发现作者是某校书法专业在读本科生,鉴于我们对该校教学模式的了解,似乎知晓了原委。显然,这幅作品的正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幅“抄袭”作品,当然,我们丝毫不否认作者对于该内容是下过功夫的,有评委猜测此内容书写者应该“临摹”了至少不下千百遍,然而落款却“大意”了,露馅了。读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问倘若作者将落款也“临摹”了岂不是就入展了?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其实并不是笔者所关注的重点。笔者也是书法专业毕业,对于年轻作者致力于在展览评审中力求取得好成绩表示理解与支持,但对于这位同学采取的方式以及这种模式表示质疑与担忧——为了入展对他人设计并写好的内容进行反复临摹。诚然,这样的作品确实容易入展,也不可否认作者所付出的心血与所展现的临摹能力,但显然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完全丧失了本人的思考与理解。试想这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入展并成为展览的常客,成为了所谓的“书法家”,再去指导他人……,与其说这是收获成功的“捷径”,我窃以为这其饮鸩止血的歧途。




4.jpg

评审现场




总结

书法步入展厅时代,书法工作者通过展览脱颖而出已是当今书坛不争的事实。我窃以为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纠结其功过是非,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心去领略、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真正的内涵、深层次的美。某次展览终将落下帷幕,然而更多的展览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学书之路一直伴随着我们,如何去选择、去对待繁多的展览、漫长的学书之路,更应是每一个书法工作者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




监制|赵  旭

图文编辑|coco


建筑2.jpg







建筑设计:杨志疆    建筑摄影:夏强



艺术馆相关资料.jpg


本公众号旨在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交流与学习;与您分享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最新展览、活动等信息。




16479365813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