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璜生:画院的艺术家应认清自身的责任

发布:2012-12-16 13:22:15 | 热度:2606

王璜生:画院的艺术家应认清自身的责任

      来源:和讯网 

12月7日,第17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暨2012名家峰会,全国画院院长峰会-画院与新型城市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和讯网全程直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谈到:我们作为一个艺术家,如何去面对我们的社会,向社会精神,社会观念的转变,其实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画院与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去看清我们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们作为画院的艺术家们,应该是知识分子,或者我们对这个社会,我们有什么责任,我们应该去面对什么,这是第二个问题,当然艺术有艺术自身的规律,艺术家也应该在艺术本身的这种,包括艺术史的推进方面做出他的贡献。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璜生:上半截我们领导的慷慨发言非常振奋人心,让我们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我们希望下半截会议大家都亢奋一点,调动一点情绪,大家畅所欲言,在这个形式下探讨一些问题,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我想现在是大家看看怎么样的发言。我来之前有一个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也是在1994年和1996年在广州画院做了三年的专职理论家跟画家,对画院也有一些了解,后来去了美术馆。

  我对我的简单思考抛砖引玉的对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想谈有三个问题。

  我觉得这次的会议定的主题很好,画院与新型城市,特别是今天上午的讨论是画院的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这个话题确实是非常有意思,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第一就是画院的性质或者从历史的变革的特点,刚才也有老师谈过了,他是从宫廷艺术相关的性质机构,宫廷艺术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历史上有两个,一个是画院,应该说从五代开始推过去,在宋代发展的非常好。另一个就是书院,我们中国最大的书院是从唐代出现,在宋代出现了四大书院非常有影响力,而且出现了大批的学者,在画院跟书院之间的关系上,我们注意到了一点,好像在宫廷画家或者所谓画院问题上,像我们美术史上非常有名的唐伯虎,他当年研究出了一个画风,当时他官职也比较高,算是一个文人,当年皇帝叫他弄这弄那的时候,他说他还是希望做一个文人。在画院跟书院的历史上,我觉得书院他一直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蜡烛,甚至是有某种文化精神,而成为在咱们中国史上非常有见树的一种机构,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这种文人的操守还有自身的坚持,这是一个作为书院能够成为在中国的问题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一个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书院的历史上讲,在广东有学海堂,当年在广州的学海堂,就是抵抗一种书院的历史发展到清代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八股文式的考试,为了应试等之后,他们这样的一种体制,而增加了一种新的知识的传播,还有思想的建设,包括从学海堂到我光草堂(谐音),都是一个新希望思想的传播。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也觉得当代画院首先应该赋予他至少是文化坚守的进程,他应该是有自己的文化操守,或者有自己的文化担当,在这样的新思想的传播坚守等等这样以一种机构,那么首先是谈这样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我们谈到画院与社会责任的问题,什么是艺术的社会责任?我们也讨论了很多,我们关注艺术史的时候我们知道,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的精神史或者是观念史,我们如何让艺术在我们的社会执政里面担当起我们对一个时代的精神,对这个时代的一种思想跟观念的传播,发现灵感,很多人说艺术是意中智慧的灵感沉积。为什么当年罗中立画不出《父亲》这件作品的时候会令我们精神一振,当时多少人为罗中立的这件作品感到一个时代,我们对贫民的关注,对一个我们国家另一面的关注等等,对一种基本人心的关注。这个东西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艺术家,如何去面对我们的社会,向社会精神!社会观念的转变,其实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画院与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去看清我们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们作为画院的艺术家们,应该是知识分子,或者我们对这个社会,我们有什么责任,我们应该去面对什么,这是第二个问题,当然艺术有艺术自身的规律,艺术家也应该在艺术本身的这种,包括艺术史的推进方面做出他的贡献。

第三就是画还是艺术的问题,因为我们今天谈的是画院,画院这个民生是在历史演变中留下来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意义上来讲,画是经典主流,在我们中国美术历史记载上很少看到真正的雕塑家题材,很少看到工艺家的题材,其实作为画院来讲,在当代文化经济里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画的问题,一个画是否能代表一个画风其实是文化概念的拓宽,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是会从表达的方面,从我们日常感受的方面,包括从新的认知方面感受方面都远远超越平面绘画的问题。

在观念方面,我们如何利益综合的思想画院的问题,思考艺术表达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对于我们重新思考画院未来的发展,我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想我也是做了一个抛砖


引玉的简短的开场白,希望大家踊跃的讨论。